唐語文化磚:庭院景觀設計—假山與庭院景觀元素的結合,打造新中式庭院!
現代庭院正大力提倡以生態為主的庭院。庭院空間造景講究生態效益,注意結合立地生態條件,提倡以植物造景為主,盡量少用硬質景觀。
山石是沒有生命的建材,在現代庭院中它并不是必不可少的物質要素,但由于假山組景具有獨特的觀賞價值,給人以無窮的想象空間和精神享受。因此,它在現代庭院中也具有重要的構景作用。
假山也應適應現代庭院發展的趨勢,以創造有生態效益的環境為目的,進行生態假山。假山常結合植物、水體、建筑、道路與廣場、地形組成各種庭院景觀。
1假山與水體組景
沿池四周散點山石是庭院中常用的造景手法。假山與水體組景,并配以佳樹,使石與環境融為一體,石塊在植物的點綴下隨意自然。山石的布置,不以聚為奇,不以一石見長,而是相互資借。山石隱現出沒,該大該小、該掩該露、該起該伏,盡取自然之意。水體在渾厚的石塊襯托下更顯輕盈、活潑、明澈,水石相依的幽靜環境,令人流連忘返。
水中可假山汀步,大小相間,有的高出水面少許,有的微隱在水面,使水面似分非分,活潑自然。假山與水體相結合還可表現出多種形態,如在河流溪澗,山腳下、山坡或池畔、水際,散點數石,若斷若續,或橫臥或直立,或半含土中均可;或曲或折,或立或臥,均得自然之態。
2假山與建筑組景
假山與建筑相結合,陪襯建筑物,可在某種程度上打破建筑物的呆板、僵硬,使其趨于自然、曲折。巖石可立、可臥于建筑前后,建筑一隅,配合不同的花草樹木,從而形成各種美景 。
作建筑的臺基,以增建筑之勢;花木、山石散置于廳堂,可以在有限的建筑空間內引來山水畫意,達到不出堂庭,坐觀靜賞,坐窮泉壑的美好境界;粉壁假山,如同天上的浮云,匠心別具;漏窗、門洞透景石,步移景異;花架、回廊轉折處的廊間山石小品。
3假山作為主景
庭院中作為主景的山石,常利用其名稱、題刻,或與神話傳說、歷史故事、具有紀念意義的事件、活動相結合來造景,創造意境,使人們觸景生情,情景交融,引人遐思。
假山還可劃分空間和組織空間,引導游覽路線,豐富景觀層次。例如用石做踏步、汀步,具有劃分空間、豐富地面、水面景觀和引導游覽路線的雙重功能。
4假山與植物組景
假山與植物組景,用石來填充植物下部或圍合根部,或用石襯托優美的樹姿,二者互為補充,本來呆板、僵硬的山石線條在植物的點綴、映襯下,亦顯得自然隨意,富有野趣。
我國庭院植物種類豐富,與假山組景的植物常見的有:喬木類以松柏類為主,小喬木和灌木以竹類、紫薇、蠟梅、垂絲海棠、杜鵑、紫荊、紫葉李、南天竹、桂花、梅花、牡丹等為主,地被植物有花葉冷水花、寬葉酢漿草、天門冬、早熟禾、書帶草等。景以植物為主,輔以假山,植物高低不等,大小不一,假山或立或臥,均合畫理。
現代庭院假山在繼承傳統庭院假山理念的基礎上,創造了新的假山風格特色,建造了眾多現代假山作品,其中不乏美的佳作,但也有一部分是不成功的,存在各種缺陷。